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0节

“你这是打算通过这个镜子进行观察?”看到抬过来的镜子,周易乾出口问道。
“不错,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她正常时的情况。”王志点了点头道:“不过到时候大家要保持绝对的安静,这个女孩对声音和气味的感知也很敏感。”
说完话之后王志让人把镜子放在病房的门口,整面镜子刚好挡住了病房的门,这时,王志让彭汉辉给他的妻子发消息从里面打开了病房的门。
随着病房的门打开,外面的众人这一次通过镜子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情况,此时彭淑媛已经被彭汉辉的妻子安抚下来了,因为看不到外面的人,而且这面镜子又紧紧的封住了病房的门,外面众人尽量屏住呼吸保持安静,里面的彭淑媛倒是没有发狂。
安静下来的彭淑媛除了脸色有些苍白,其余的倒还正常,甚至正在和彭淑媛聊天,得到丈夫的消息,彭汉辉的妻子不多会儿就把彭淑媛骗下了床向着门口走来。
随着彭淑媛的走进,门外的众人更是大气也不敢喘一下,王志的双眼更是死死地盯着彭淑媛。
不过正如王志所说,这个彭淑媛对声音和气味非常的敏感,在距离镜子大约有一米多远的时候再次大吼一声发起狂来。
“好了。”王志挥了挥手领着众医生退到了对面的另一间空病房,大家再次商量起来。
“这个病着实奇怪,真是很少见啊。”周易乾皱着眉说道:“看脸色好像是阴阳失调,五行不稳,可是这个症状又让人费解。”
“不错,不能靠近病人这个病很难确诊。”廉鸿鸣也在边上说道:“单看脸色再结合症状可能性太多,不好治疗啊。”
“要是能够把脉就好了。”谢国强在边上感慨地说了一句,这种情况不清楚脉象他们一群人就犹如瞎子一般,实在是没法做出判断。
“把脉!”王志闻言愣了一下,随即眼前一亮,拍了一下大腿道:“有了,我怎么忘了这一茬。”
王志这么一说,众人的目光都转移到了他的身上,谢国强更是急切地问道:“你这是想到了什么办法了?”
“我确实想到了一个办法,这还是您刚才提醒了我。”王志笑呵呵地说道:“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都没有摸脉,那么就把脉看看。”
“把脉!”周易乾一愣道:“病人不是没法靠近吗,而且昏睡的情况下这脉象也不见得准确。”
“昏睡时的脉象要了解,清醒时的脉象也要了解,甚至发狂时的脉象也要清楚。”王志笑着说道。
“昏睡时和发狂时的脉象倒是好说,可是这清醒时的脉象怎么摸?”姜韩柏问道。
“悬丝诊脉!”王志的口中慢慢的吐出四个字,随着王志的这四个字吐出,在场的众位杏林名医顿时眼睛圆睁,齐齐的看向王志,眼中尽是不可震撼和质疑。
第276章 诊脉
“悬丝诊脉!”吃惊过后,谢国强首先回过神来低声的呢喃一声,看向王志的眼神依然充满了惊讶:“你是说悬丝诊脉!”
“不错,就是悬丝诊脉。”王志点了点头淡笑道,他知道这些人在惊讶什么,在诊脉已经沦落为少数人所擅长的时代悬丝诊脉这四个字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中医的望、闻、问、切虽然说是中医治病诊断的基础,但是无疑也是很难掌握的基础,特别是望和切能够把这两个技能完全掌握可以说真的是难之又难。
中医的脉搏博大精深,一个简单的诊脉就包含了无数的学问,就是普通的诊脉想要精通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别说悬丝诊脉了。
要知道脉搏的细微变化就意味着病情的不同,中医大夫在诊脉时不仅要凝神静心,还不能受外界因素的打扰,随时了解患者脉搏的变化。
在现代悬丝诊脉已经成为了传说,这种神乎其技的机能别说掌握了,就是见到的也没有几个。
但是事实上在古代那个封建的年代悬丝诊脉并不是空穴来风,反而是不少名医都需要掌握的。
在那个封建的年代一些达官贵族的女眷和皇室的公主之类的往往陌生的男子就无法得见真颜。
特别是一些家教极严的大豪门即便是女眷生病,医生看病的时候也会在中间隔一个屏风或者帘子,更有甚者把脉的时候女眷的手腕上会放一层薄纱,避免医生和女眷的肢体接触,更严重者就需要悬丝诊脉。
王志在那个年代生活了千余年,悬丝诊脉自然不在话下,刚才听到谢国强的话语才豁然想起这个彭淑媛的情况可以用悬丝诊脉来诊断。
边上的大卫和凯利不怎么懂汉语,一时间很是疑惑,不知道这些医生为什么脸色变得如此精彩,倒是威廉稍微懂一些,简单的向两人解释了一番。
“什么?你是说用长长的丝线来诊病?”听完威廉的解释,凯利顿时忍不住叫了起来,在他和大卫看来通过把脉治病就已经很让人惊叹了,如今王志竟然要用丝线来诊脉,这……这是演电影吗?
不提凯利和大卫几个外国医生的惊讶,此时前来的中医大夫见到王志再次确认都大呼今天没有白来,能够见识到这种神乎其技的诊脉手段绝对每个中医人来说都是难得的经历。
“崔琰,去把我的诊疗箱拿上来。”王志再次招呼过来崔琰轻声吩咐道。
“是,师傅!”崔琰急忙应了一声,这就下去拿王志的诊疗箱了,对崔琰来说能够见识到悬丝诊脉的手段很是让他有些心血澎湃,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他的师傅。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崔琰就拿着王志的诊疗箱上来了,王志接过诊疗箱打开箱子,从里面取出一团黄色的丝线。
这一团丝线也是这个箱子里面原本有的,王志检查过,这是用上好的蚕丝精制而成,不仅结实而且韧度惊人,正是古代郎中用来悬丝诊脉的器具。
不过现代社会思想开放,即便是已过公主也不会机会细微的肌肤接触,几乎已经用不到悬丝诊脉这样的手段了,这一团丝线王志也一直当成珍藏品存放着,没曾想今天竟然用上了。这世上果然就没有用不上的技艺,艺多不压身这话果然没错啊。
打开丝线,王志等人大概的判断了一番,这一团丝线的长度足有五米左右,可见这个诊疗箱原本的主人也不是泛泛之辈啊。
悬丝诊脉,丝线的长度越长,医生诊脉的时候越是困难,要知道悬丝诊脉的原理就是通过丝线的细微抖动来判断患者的脉搏,丝线越长,脉搏传递到医生的手上越是细微,越不容易诊断清楚。
众所周知,人的身体脉搏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情况,但是这脉搏之间的细微差距却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一些刚入门的中医大夫即便是手把手也不见得能够分清楚脉搏的区别,更别说通过长长的丝线传递了,由此可见这悬丝诊脉的难度。
“彭先生,剩下的事情还需要彭夫人配合,毕竟我不能进入病房。”检查了一遍丝线,王志对彭汉辉说道。
“我这就叫她出来。”彭汉辉点了点头,给自己的妻子发了一条信息,不多会彭汉辉的妻子就来到了王志的跟前。
“王医生,需要我做些什么您尽管吩咐。”彭汉辉的妻子客气地说道,为了她女儿的病这一段时间他们两口子几乎操碎了心,王志算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
“脉搏您能感受到吗?”王志出声问道。
“可以。”彭夫人点了点头。
“这样,您先拿着这条红绳,在您能感受到脉搏的地方给我量一下彭小姐手腕的粗细,这样方便我做准备。”王志递给彭夫人一劫小红绳轻声叮嘱道。
虽然他要进行悬丝诊脉,但是这丝线的另一头还是要放在彭淑媛的脉门上的,要不然一切都是白搭,不过他不能见彭淑媛,所以这个工作就必须由彭夫人来完成了,为了保证丝线的另一头准确的贴近彭淑媛的脉门,所以他首先要清楚彭淑媛脉门部位手腕的粗细,这样他才好调整。
看到这里有的人就会说了,悬丝诊脉竟然这么麻烦,事实上悬丝诊脉就是这么麻烦,要知道医生见不到患者的面还要通过丝线诊脉,就必须要有人配合,即便是在古代这样的工作也是很复杂的。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