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袁世凯转头看了看海军总长刘冠雄,众人的目光也随即集在了刘冠雄身上。
“日本海军此次倾巢出动,掩护6军进攻青岛,第一舰队有大小战舰二十四艘,负责警戒黄海,封锁胶洲湾掩护6军登6的为第二舰队,计有大小作战舰艇二十三艘,鱼雷艇十三艘,支援船只十五艘,声势很是浩大。”刘冠雄起身说道,“我海军虽实力不及日人,现已完成战斗准备,如总统决意对日作战,冠雄愿率海军拼死一搏。”
“海军舰型陈旧,又无一舰可与日人之大型战舰相角,去了只能是白白作了牺牲。”袁世凯摇了摇头,无奈地叹息道,“我海军仅有此有数之兵舰,还是留图将来吧。”
听了袁世凯的话,刘冠雄默默地坐了下来。
虽然没有人说批评和指责的话,此时身为海军军人的他,和6军总长段祺瑞及在座的众位将领一样,感觉到了一种难言的屈辱和无奈。
作为甲午大东沟海战的亲身经历者,每当他回想起在“靖远”舰上指挥战斗的情景和当年牺牲的战友,心就如同刀搅般难受。
在那场战斗,国海军还能够同日本海军面对面的对阵交锋,可到了今天,竟然连一战之力都没有了!
刚才的话,只是刘冠雄不愿意他人背后指责海军将士的愤激之言,他何尝不知道,如果他真的率海军出击的话,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
海军如此,6军的情况,段祺瑞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也许外人听来会认为他是在推脱责任,但刘冠雄心里清楚,段祺瑞说的是实情。
而对他一直赏识信任有加的袁世凯,何尝不明白日之间实力的差距,因此才会出如此无奈的叹息。
袁世凯“留图将来”之语,其实并不只是对他的安慰之言。
刘冠雄在出任海军总长之后,曾向袁世凯提出过一个庞大的海军建设计划,其其最主要的,就是在o年的时间里,用亿ooo万银元建造8艘排水量8ooo吨、拥有o门56毫米主炮和6门5毫米副炮的战列巡洋舰的计划。对于这个在外人看来完全是“画饼充饥”的计划,袁世凯却表示了认可和支持。
尽管外界对袁世凯一直颇多恶评,很多报媒都是“无一日不骂项城”,但刘冠雄在袁世凯手下办事多年,对他的了解,要比别人多得多。
袁世凯给人的印象,虽然更多的是一副乱世枭雄和军事独裁者的面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果没有袁世凯在清末新政当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今天的国,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
平心而论,清末的新政改革,取得的成绩其实是相当不错的。“庚子国变”后的混乱局面,很快便稳定了下来,国家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恢复,不但外国投资逐渐增加,国人自己办的工商业也呈现兴旺的景象。
关于剧情,大家多给意见,到讨论区里!只要是好的,一律采纳!
求收藏!推荐!
(五十一)亲自培训
清末新政所推行的各项事业,一直呈稳步前进的态势。原来很多人认为的很可能会引强烈反弹的“废除科举”改革这一页,也都平稳的翻过去了。新式学堂如同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地,虽然仍然存在有不少问题,但新式的教育却从此生根。军事改革、法律改革、官制改革、财政金融改革、地方自治,都在稳步进行。尽管有庚子赔款的巨大压力,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却都在大幅度增加,到辛亥年,岁入居然达到破纪录的亿4ooo万银元,而各地方政府的财政,也大多留有结余。民国建立之后,国的国家财政和经济状况都呈进一步好转的态势。尽管在政治上,袁世凯的独裁权力进一步扩大,在政敌看来几乎同皇帝一般无二,但在这样一个混乱时期,反而有助于迅稳定政权。在“赣宁之役”结束后,国的政局也逐渐平稳下来,从清末新政延下来的现代化变革,正在持进行,并没有因此而断。
刘冠雄有理由相信,如果照现在的这个势头展下去,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他提出的那个庞大的海军展计划,在十年之内,未必不能实现。
但距国一海之隔的日本,却处心积虑的给国的展制造障碍。
日本对国的野心由来已久,但由于列强在国的相互制衡,使日本一直难遂独占国的野心,而这一次欧洲大战的爆,西方列强一时无力东顾,日本趁机再次向国伸出了魔爪。
不仅仅是他们这些军人,此时在座的每一个人,其实心里也都清楚日本人这一次进攻青岛的企图。而恰恰有好多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人,对国家所面临的困难局面的看法,却显得相当的天真和幼稚。
就在袁世凯和一干官武将们忧急徬徨苦无善策之际,在距北京还很远的赣西镇守使署,一场别开生面的特殊辩论,正在进行着。
“你们说各省财政亏空,民不聊生,可我要举一个例子,比如象武昌义所在的湖北省,贵党的人攻占省府府衙打开藩库之后,惊奇地现他们拿下的这个政府,竟然还有4ooo万银元左右的结余库存!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个结余,贵党才可以在各地招兵买马,扩充军队,维持了革命的命脉。如果象你们所说的那样民不聊生,这些钱都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