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高科技军阀> 第53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1章

“列宁同志和捷尔任斯基同志都认为,在华代理人的首选是实力派的杨朔铭将军,因为杨在对南方作战取得胜利之后,对当地的农工有很多扶助的举措,表明他是同情农工阶级的。在国的政治当,他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人。他掌握着一支军队,有自己的财政体系,交通部门,南方的多数省份现在都投靠到了他,他是使孙逸仙政府垮台的重要原因。现在他的势力还在进一步的增长。伊尔库茨克局的同志也赞同列宁同志和捷尔任斯基同志的看法。捷尔任斯基同志还分析了国现有的实力党派以及他们各自势力范围、现有武装力量及所统治地区的人口等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杨朔铭将军目前占有最为有利的战略地位,并在人口稠密、具有巨大经济意义的长江流域及沿海省份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与各竞争派别相比较而言,杨朔铭将军的力量是最强大的,而且杨朔铭将军作为军事领导人所取得的成就为他尽一步扩大影响和加强实力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局面,在国工作的同志的首要使命,就是与杨朔铭将军建立联系。”
看完这封信,俄国人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将信放到了一边,他取过笔和纸,开始用俄写起回信来。
“同志们遵照列宁同志和捷尔任斯基同志的指示,已经和杨朔铭将军及其手下的重要人物进行了一定的接触,我们得出了一个遗憾的结论。和孙逸仙博士不同的是,杨朔铭将军并不愿意出卖国的利益来换取我们对他的支持。他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对于外蒙古和东铁路的主权,不仅支持受段祺瑞控制的北京政府对待外蒙古问题的立场,他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坚持蒙古属于国。在蒙古问题的整个喧嚣,杨朔铭也在俄国所有的敌人的大合唱提高了自己的嗓门,表明他在蒙古问题上绝不讨好伯国。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支持北京政府对蒙古的军事行动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没有他在武器方面的支持,北京政府很难作出这样快速的反应。”
“我认为,我们现阶段的任务,是尽快****拼死捍卫国领土主权的段祺瑞北京政府。想要永远的拥有唐努乌梁海和外蒙古,跟北洋政权打交道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我们只能搞垮这个坚决不肯让步的政府。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依靠党员还不足四百人的国党组织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应该使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在这个国家蔓延,从而阻止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积极采取步骤强化对满洲、蒙古和新疆的控制。”
在写完了这封信之后,俄国人小心地在下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而这个名字,竟然是一个典型的名字:吴廷康。
而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吴廷康的真实名字:格里高利?纳乌莫维奇?札尔欣。他经常用的化名,除了吴廷康,还有魏金斯基,魏琴,卫金。
此时,窗外的喧嚣声变得更大了。
“多么美妙的声音啊”吴廷康——魏金斯基感叹着,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暴风雨就要来了。”他自言自语的说着,象是在吟诵着某些诗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920年9月28日,18点20分,边防督办府。
“****列强****帝国主义”
“坚决废除不平等条约”
“****卖国贼段祺瑞”
“帝国主义分子滚出国去”
坐在内厅里的段祺瑞听着外面传来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口号声,却并没有象在总统府开会时那样的生气,他平静地呷了一口茶,拿起了报纸看了起来。儿子段宏业则面有愧色的侍立在了一旁。
此时的段宏业,再也没有了以往的少年意气和挥斥方遒。
“虽然说借日款的事你太过自作主张,但也并不算错误之举,况且,借日款我也是点头同意了的。你用不着这个样子。”
段祺瑞注意到了儿子的羞愧神色,放下了手的报纸,和颜悦色的说着,冲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在自己面前坐下。
尽管知道父亲并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坐下来的段宏业还是用不安的目光看着父亲。
“今天总统府开会,苏俄发来和平宣言的事,你也知道了。”段祺瑞指了指外边,说道,“大家现在都知道,这一切都是苏俄在背后鼓动起来的,目的是想要借学潮往政府身上泼脏水,并不是冲着我一个人来的。刚刚你也听到了,他们的口号已经变了,不再提借日款了,而是要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就是你不弄出来借日款的事,他们也会找别的毛缝发难,所以你也不必自责了。”
“既然如此,父亲难道就一直任由他们这样闹下去?”段宏业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他想了想,大着胆子问道。
“现在这种情况,如果你采用强力镇压,肯定会激起强烈反弹,反而正好了他们的圈套。”段祺瑞说道,“我现在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等到他们闹得烦了,够了,看清了苏俄奸细的真面目,不用我们动手,便会自动的销声匿迹。”
“我刚才听到父亲下令卫队将子弹退膛,刺刀入鞘,这样不会有什么危险吧?”段宏业听到外面的喧嚣声越来越大,想起了前些天示威学生对边防督办府的冲击,有些担忧的问道。
“外面有京城警备司令部派来的大队兵马和警视厅派来的便衣警员守护,他们进不来的。”段祺瑞镇定地说道。
听了父亲的话,段宏业略略放下心来。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