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螭龙”特种部队是一支装备相当jing良的正规武装部队,为杨朔铭一手创立,武器装备为国内最新式的,和中国陆军中另外的一些特种部队不同,“螭龙”部队的成员更为年轻化,而且中下级军官大多数由留美学生担任。由于部队的任务主要是特种破袭作战,而且成立时间并不长,所以该部队官兵并未真正经历过炮火纷飞的战斗。
由于辽东半岛登陆作战关乎全局,杨朔铭亲自下令,命“螭龙”部队和其它部队一道增援旅大战场,当刘致远率领“螭龙”部队从江西乘船紧急奔赴战火连天的辽东半岛时,他已经意识到,真正的战斗,将从这里开始。
按照上头安排的命令,“螭龙”部队和友军的防区在大沙河镇西北的九寨乡。这一带地势平坦,水网纵横,敌人的大兵团无法展开,是军事教科书上讲授的那种散兵作战易守难攻的理想防御阵地。然而完全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刘致远上校所经历的生平第一仗竟是如此的险恶,竟然险些埋葬了这位未来将军在军队中继发展的you人前途。
敌人是在一个yin雨绵绵的早上不声不响地开始进攻的。
狡猾的日本人没有中**队通常做的那样先来一番声势浩大的炮击,然后排成散兵线开始进攻,他们好象最凶狠的狼狗一样在黎明前龇开牙齿悄悄地扑上来,这就使得因为连日作战困倦不堪的中国守军暂时放松了警惕.当第一个哨兵发现芦苇丛中有些异样动静时,几百名日军已经通过事先连接好的小船在河面上搭起了简易浮桥,向南岸的中国守军发起猛烈进攻。
当天防守在那里的中国陆军一个团和白俄营几乎全线崩溃。除了刘致远的“螭龙”部队退至二线苦苦支撑外,他的右翼奉军第五师第三团的阵地多处被突破,团长刘兴阳不幸阵亡,那些没有在欧洲战场打过仗的奉军士兵和军官惊慌失措,纷纷逃离阵地后撤。
在得知战况之后,奉军第五师师长张学良少将直接将打电话到了“螭龙”部队的指挥部。
“刘团长,请你务必替我顶住。”比刘致远还小一岁的张学良声音里透出无可奈何的悲观,“你知道,如果防线从我们这里垮下来,你和我都得去上军事法庭。”
尽管张学良的军阶比刘致远高得多,但张学良知道刘致远的身份是什么,声音里并无丝毫颐指气使之意。
“张师长放心,我保证夺回阵地,人在阵地在。”刘致远咬了咬牙,说道,“但是现在的关键是,我的右翼缺口必须堵住。”
“你都需要什么?”张少将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您手里还有能调动的预备兵力吗?”刘致远说道,“一个营就行。”
“那好,我手中还有一点预备队,可以全都给你。”张学良说道,“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我打算天黑以后炸掉浮桥,切断敌人的增援部队,然后发动反攻。”
“还有什么要求吗?”
“要是再给我一到两个营,我保证收复全部阵地。”
听到刘致远的话,张学良不由得吃了一惊。
“军中无戏言,敢立军令状吗?”
“当然”刘致远对平日里总愿意泡在nv人堆里的张学良竟然这么问感到有些恼火,但他的声音里并无表lu。
并无多少战场经验的年轻“少帅”在电话那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样吧,我让第四团全力牵制敌人。”张学良象是下定了决心,说道,“……第五、六团暂时划归第四团指挥,你务必于明日天亮前夺回全部失去的阵地,不得有误,否则按军法从事”
就这样,刘致远被推到了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的绝境中。
许多年后,一位名叫刘洪滨的作战参谋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刘将军打仗的特点是,在任何情况下,他的手中都要掌握一部分预备队,以随时增援战况最紧急的方面。”
尽管出身于土匪,但刘致远毕竟是杨朔铭亲手调教出来的jing锐战士,又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和钻研过许多先进国家的现代军事战术,曾经指挥部队进行过多种情况下的野外防御和反击演习,因此他对收复阵地的战斗充满信心。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他根本没有退路,与其上军事法庭,不如拼死杀开一条通往将军阶级的血路。
这也就是兵法上常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弟兄们,你们都看到了,今天晚上是决定我们荣誉的关键时刻。”黑暗中,刘致远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其实我军的人数是敌人的好几倍,但是白天我们的阵地还是被敌人突破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这里失守,我军十余万大军的防线将从这里开始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