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高科技军阀> 第67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9章

“今后实施地方自治,依璟等所见,目下中国的现实,有自治诉求之地者,可予帮助其实施自治,而无有诉求者,亦或其地经济文化未达足够程度者,不可遽然实行自治。村县如此,省亦如此。可自治之省立宪自治,而不宜自治之省,当为中央直辖行省,自治省与直辖省并存,为当下中国之所宜也。”
唐夫人看完信后,眉头变得舒展开来。
“你说得很对,”她笑着说道,“你这封信上去,我估计他杨瀚之是会冒冷汗的。”
唐璟的信其实写出了目前关于在中国实行“地方自治”的实情,在唐璟等人看来,目前有除湖南以外,有些省盲目跟风实行的“地方自治”,仅仅只是一种“包办民主”——即在底层民众没有内生出“自治诉求”时,由政府单方面主导的自治运动。这样的结果,既难以获得底层民众的呼应,更得不到底层民众的监督;最终,这些自治机构无一例外会蜕变成权力机构,从启蒙民众转向压迫民众。而湖南在“驱除张唐”后实施地方自治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其原因则在于:“自治”是湖南民众内生的主动诉求,是他们在要求实行自治,在监督省政府实施自治,在积极参加竞选参与自治。
如今中国各省的经济状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各省的民众生活水准相差较大,一些地方的民生和经济发达的省份无法相比,远远没有达到实行地方自治的条件。而和目前远在北京的杨朔铭相比,唐璟更为了解本省及周边省份的情况。他已经从外省失败的“地方自治”运动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第一,“县自治”是个好东西,但目前条件不够没有做好,应该把它做起来;第二,民主是等不来的,更不能寄希望于“包办”;即便有愿意“包办民主”的团体和政权,若无民间的内生诉求,其结果,恐怕比原来也好不了多少。
“他这一次总算出了点错,让我帮他纠正一回吧。”唐璟笑道。
“你现在终于不再是‘山大王夫人放下了信,看着唐璟,柔声说道。。.。
(二百八十九)“英米援支统计报告”
(二百八十九)“英米援支统计报告”
“我从见到你的那一天起,便立下了志向,再不做那样的山大王。”唐璟定定地看着爱妻,说道,“我不能让你跟着我受委屈。”
唐夫人开心地一笑,将他搂得紧了些。
“九妹那里有没有消息?我怎么觉得,她越来越喜欢呆在北京,似乎是不打算回来了。”唐夫人说道。
“你不用绕着弯儿提醒我,她喜欢上杨瀚之了,我早就看出来了。”唐璟笑了笑,说道。
“那你打算怎么办?让九妹给他做小?”唐夫人笑着问道,“你肯让亲生女儿就这么受委屈吗?”
“杨瀚之这样的人,是不会让她受委屈的。”唐璟平静地说道,“这件事,还是让九妹自己选择吧,毕竟现在是新时代,青年男女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不能事事都由父母包办。”
唐夫人让他一句“自由恋爱”说得笑了起来,“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啊”她看着唐璟,似乎听出了他话里有话,“象你这样‘开明’的父亲,还真是少见。”
在现在这个时代,尽管已经有了自由恋爱的风气,但传统观念仍然大有市场,并不是象后世那样的开放。在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上,父母仍然有着很大的决定权,但象唐璟这样完全放手的父亲,在现下的社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杨瀚之既然要从边防督办的位置上退下来,你觉得他会给自己做出什么样的安排?”唐夫人换了一个话题问道,“他总不会什么职位也捞不到吧?”
“他对海军一直非常感兴趣,他现在哪怕不当边防督办,仍然是代理海军部总长和海疆巡阅使,这一次很可能是转为正式的海军部总长。”唐璟说道,“因为如果没有他,咱们中国的海军,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规模。”
“他其实本来就是一个造船专家。”唐夫人想起了杨朔铭当年制造袖珍潜艇时的情景,不由得感慨不已,“真是很难让人相信,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他就能弄出一支这么大的海军舰队出来。”
“所以不管他做什么,我一直都很相信他的判断。”唐璟说道,“当然,他不是圣人,也难免有失误,这时就需要我们帮助他了。”
唐璟说着,目光落在了桌面上的信上。
东京,皇宫,御花园。
今天的天气很好,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坐在花园里的摄政宫裕仁亲王一边享受着户外清新的空气,一边在阅读刚刚送来的关于中国的一份特殊报告。
“……还在战争开始前,支那的宣传系统上就喜欢夸大西方援助对中国的巨大作用,象一些对西方列强对支政策持敌视态度的中国学者也对此多有记述。例如,在陈绍禹写的《欧洲战争期间的支那战时经济》一书中,作为一名社惠主义者,他把支那的重要西方盟国米国称作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靠吸人民的血汗发展起来的米国的资本主义’,而且米国‘现在站在帝国主义和**阵营的前列,同时成为了在世界各地实行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倡导者’。”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