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高科技军阀> 第73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8章

“天罡地煞”级舰队驱逐舰的标准排水量为4700吨,满载排水量5800吨;总长146米,型宽13.9米,吃水6.4米。动力系统采用2台“威尔考克斯”燃油锅炉,2台“GE”蒸汽轮机,功率75000匹马力,推进方式为双轴双浆;航速最高可达42节,航力14节时可达11000海里。每舰定员210人。
“天罡地煞”级舰队驱逐舰的武备系统为9mnMK15型127毫米50倍径舰炮,三座三联装炮塔,副炮为40毫米“博福斯”四联装高sh炮,共计12mn,另备有20毫米“厄立孔”双联装高sh炮,2具五联装750毫米鱼雷发sh器(备雷20枚)。
“天罡地煞”级舰队驱逐舰的主装甲带厚110—130毫米,装甲隔舱厚50毫米,甲板厚50—8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厚150毫米,炮座装甲厚130毫米,司令塔装甲厚90—150毫米。
和中国海军其它的驱使不同,“天罡地煞”级舰队驱逐舰配备有先进的电子设备:“试验1”型对海搜索仪(雷达),“试验1”甲型对空搜索仪(雷达),“探针1”型被动声纳。而这些先进的设备,则来自于“人和公司”的研发部mn。
尽管进入了和平时期,但受日本疯狂扩充军备的影响,中国海军的建设一刻也没有放松,由于此前同日本进行的数次海战暴l出了中国海军轻型舰艇的不足,因而战后中国海军加快了轻型舰艇的扩充,象“天罡地煞”级舰队驱逐舰,之所以用中国传统神话当中的“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星”命名,就是因为该级舰预计建造的数目将达108艘之多
作为中国海军有史以来建造数量最大的战舰,自1917年开始,“天罡地煞”级舰队驱逐舰便由江南制造局、青岛造船厂、福建马尾船厂开始分三批建造。而为了扶持国内的一些新兴造船厂,中国海军部也分了一些订单给这些造船厂,象“益利造船厂”便也得到了建造两艘“天罡地煞”级舰队驱逐舰的订单。“地威星”号便是“益利造船厂”所承建的两艘舰当中的一艘,在完工后已然jiāo付海军使用。
船队缓缓驶进了三mn港,刘廷佐急匆匆的下了船,工人们便开始起卸货物,这时“三mn湾开埠公司”的副经理黄汉英向刘廷佐走来,有些jī动的小声对刘廷佐说了几句。
“真的?”刘廷佐的眼中闪过惊喜之s。
“千真万确。”黄汉英点了点头,“而且我还得到消息,受‘人和’资金支持的,在江浙一带,并不止咱们一家。”
“有‘人和’的资金支持,就不愁大事不成。”刘廷佐看了看热火朝天的码头和帆樯云集的港口,兴奋地说道,“这‘人和’的资金,还真不是一般的雄厚,简直就是半个财政部。”
“‘人和’本就是京里小杨将军的,而小杨将军现在又是财政部总长,这事情再明显不过了。”黄汉英说道,“政fǔ此次是准备大力出资帮助国内企业的发展,咱们这一次,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但是,听说傅家也要在这里投资办厂,我听说傅家也是和小杨将军关系非常密切的,小杨将军的二夫人就是傅家的人。”刘廷佐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这里边会不会有什么……”
“您可能不知道,傅家其实和老段的关系也非同一般。上一次老段的事……”黄汉英看了看远处几位当地乡绅走了过来,缩下了后面的话。
“行了,这个事咱们现在暂且先不用管。”刘廷佐摆了摆手,示意他知道了,然后转身迎了过去。黄汉英则紧紧的跟在了他的身后。
北京,中华民国陆军部。
“这‘废督裁军’一事,其实进行得不并顺利。”陆军部总长蔡锷将一份报告递给了杨朔铭,说道,“和我原来想的情况正相反,其实各自治省的情况比较好,而由中央直辖的省份则对此多有抵制。”
“这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各自治省都是民智开启较早的地方,又都经受过战lun和匪lun,当地民众可以通过省宪法和省议会的决议,裁撤督军,遣散地方冗杂之兵。直辖省名为受中央管辖,实际由督军及各镇守使拥兵一方,各有派系,真正听命中央者极少,因而想要裁撤,将兵权收归中央,反而更为不易。”杨朔铭苦笑了一声,说道,“陈年积弊,却是去除不易。”
“主要是他们为了自保,已然结成派系,这是对国家及民众威胁最大的地方。”蔡锷说道,“一旦派系之间发生争斗,国家便有陷入内战之虞。”
“不错。”杨朔铭想起了老战友傅孝安和自己的妻子傅卓瑶背后的傅氏集团,不由得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对于当年段祺瑞和傅家的瓜葛,杨朔铭其实是知道得非常清楚的。
在袁世凯称帝后一直避居不出的段祺瑞,实际上正是在山东傅家以及其所代表的淮西集团的强推下,走向中国的政治前台的
而杨朔铭本身并不希望以武力来实现中国政fǔ的权力更迭,但是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自身利益的诉求,他又不得不依靠江浙财团及徽商的力量,开始为了共同的利益实现一次财力军力结合。
而杨朔铭在最终得知各个利益集团集体推动了这次政变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原有的政治理想太过单纯化和简单化,而为了实现在身的政治抱负,同时也是实现自己背后商业集团的利益要求。杨朔铭才开始和傅家合作,为了实现自身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双方合作将段祺瑞和老北洋系架空,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央政权的目的。
而为了补充自身的实力,傅家不但结合了原有的本土力量,同时还和过去同傅氏家族关系密切的广东行商恢复了沟通。傅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联络这些移居海外的隐形商业巨人,对抗杨朔铭在国外强大的资金来源。
对于傅家把傅卓瑶嫁给自己的目的,杨朔铭的心里是非常明白的。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