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佛曰:众生平等,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反对废除农奴制度的。”**哑着嗓子说道。
听到**的回答,四位噶伦和噶丹池巴的脸上全都是震惊之『色』。
“我知道大师和从位高僧是在担心什么。”杨朔铭笑了笑,说道,“我在这里再重复一遍,政fu是出巨资从诸位手中购买土地分给农民和解放的农奴,诸位转让给政fu的土地,是有着很高的补偿的。出让土地所得的收益之丰厚,是诸位想象不到的。”
“我们当然明白杨总长的意思。”噶丹池巴似乎是对**的软弱感到不满,大声的说道,“但是,杨总长想过没有,对我们来说,转让土地的收益只是一时的,而土地上的出产,可是无穷无尽的”
“土地上的出产无穷无尽这句话,值得商榷。”杨朔铭笑了笑,说道,“我调查过,这里的土地比之内地,可以说相当贫瘠,加上落后的农奴制的束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农业生产工具简陋,主要农业区仍在使用木犁、木锄,间或有铁铧木犁。收获量仅为种子的4至5倍。畜牧业牛羊的成活率分别约为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三十。手工业一般作为家庭副业,如捻『毛』线、织氆氇、畜产品加工等,工具和技术也很落后。西藏的土地出产,其实极为有限,以金钱计算的话,并没有多少,怎么能说出产无穷无尽呢?”
听了杨朔铭的话,噶丹池巴一时间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废除农奴制,只会令诸位高僧的财产增加,不会减少。”杨朔铭说道,“农奴翻身了,生产有了积极『性』,诸位手中还留存的土地的收益自然会增加,而转让给政fu的土地所得的金钱补偿,如果用于投资藏地或内地之工商业,如铁路公路等事业,其收益所得,远非诸位所能想象。现今青藏铁路之已通车路段之收益,我想诸位高僧不会没有看见吧。”
听了杨朔铭的话,四位噶伦和噶池丹巴似乎心动了,他们飞快地『交』换了一下眼『色』,目光再次集中在了**身上。
“杨总长所说的土地改革办法,内地也是这么做的,是吗?”**深吸了一口气,又恢复了往日的慈眉善目的样子。
“是的。”杨朔铭笑着点了点头,“所不同的是,收购内地的土地,政fu没有象收购西藏土地这样出这么高的价。”
“既然杨总长这样为我们大家担保,我们如果还不同意,就太说不过去了。”**说道。
听到**已经表态同意,四位噶伦和噶丹池巴也都纷纷表示支持。
看到喇嘛们的表现,杨朔铭『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当杨朔铭回到自己在布达拉宫的房间时,屈霜已经早早的等在了那里。
“怎么样?同意了?”屈霜看到杨朔铭似乎显得很高兴,不由得兴奋的问道。
“嗯,同意了。”杨朔铭点了点头,来到了窗前,他抬头凝望着碧蓝的天空,手轻轻的扶住了窗台,“还算他们识相。”
屈霜跟着他来到了窗边,他望着天空中一艘艘带有狰狞的巨龙彩绘的飞艇,以及艇腹下巨大的炸弹挂架,立刻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
“你又来这一手了,上一次是把满清小皇帝赶出故宫,这一次又拿来吓唬一帮喇嘛。”屈霜笑着说道,“这种事,也只有你杨瀚之干得出来。”
“让他们知难而退,总比血流成河要好得多。”杨朔铭的笑容忽然变得有些落寞。
“是啊西藏的问题,能如此解决,再好不过了。”屈霜也叹息了起来。
“你啸白在这里多留一段时间吧。有些事情,我不便出面,你做比较好。”杨朔铭伸手拍了拍屈霜的肩膀,说道。
“你下一步又打算去哪儿?”屈霜问道。
“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杨朔铭平静地说道。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国内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很严重。时任中华民国财政部长的杨朔铭效仿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国民经济的政策,以增加基础建设投资和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而为了保证国防力量不受削弱,他的努力更集中于军工重工方面,这也是中国政fu高层的意思。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杨朔铭追加了相当数量的军费预算,以保障军工重工的生存。中国海军虽然因“华盛顿条约”的关系,放弃了五万吨以上巨型战列舰的建造计划,但二万吨级的重巡洋舰的建造却丝毫没有放松,海军陆战队则计划把常备军从8个旅扩编成8个师,同时,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的建设计划也提上了议事日程,除了海航和陆航,中国政fu还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建设一支“大空军”的方案(其中包括五百架能轰炸到日本本土和苏俄首都莫斯科的远程轰炸机)。不过,杨朔铭很快便发现单凭扩充军备的作法并不能真正的促进中国经济全面健康的发展,而且中国政fu的财政承受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只有刺『激』起国内的消费才可能带动真正的内需增长。而刺『激』消费的根本办法是提高国内消费水平,为此就必须增加国民收入,归根到底是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并努力打开出口局面。由于大兴建设的中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业制成品特别是机械设备的出口市场。看到这一点的不只是杨朔铭,各省省长已经开始和美英等国打『交』道了。中国内地『交』通要道的长江航道全部开通,大批满载着外国机器的货轮长龙开始源源不断涌入中国的腹心,返航时又满载着中国的农产品和原材料。
考虑到要加强自己的重工业基础、同时实现技术更新换代,杨朔铭主动向美国购买其过剩的机器设备。杨朔铭通过种种手段,包括与美国各大家族财团打『交』道,从美国搞到中国想要的东西。而现实的美国资本家们发现这当中的利润时,也表现出了『精』明的商业头脑了,争先恐后地跑到中国来搞推销。当然,有些不肯转让的技术和要价太高的设备,则需要靠杨朔铭设在美国的各大“代理公司”出手。代理公司的一种作法是通过中间代理收购目标公司的股票,从而掌握其控股权。他们的作法被美国金钱大亨摩根讥笑为“中国式土财主的办法”,可摩根并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这些公司就成了中国在美国最大的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