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应该是去拦截‘快刀’机群去了。”机械师袁丹指了指远处闪动的淡淡的红光,说道,“‘快刀’轰炸机的任务就是替咱们把他们引开。”
“那回去咱们可得好好谢谢他们。”另一位机械师宋荷慧笑了起来。
“谢什么谢!你小宋让他们占的便宜还不够吗?”张颖笑道。其他的战友听到她的话,也跟着笑了起来,一时间这架完全是由女性飞行员组成的机组来操纵的轰炸机里充满了欢笑声。
“该死的倭寇!下地狱去吧!”想到在南洋战死的同学们,杨雨涵收敛了笑容,此时她看到了下方的城区突然亮了起来,一条火龙腾空而起,立刻开始了投弹。
轰炸机群最前面的2架导航机飞入寂静的东京市区上空,在距地面不足500米空中呈十字交叉地投下了两串凝固汽油弹,瞬即燃起了两条火龙,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为高空中的“鸿雁”主机群标明了轰炸坐标。紧接着,300多架“鸿雁”轰炸机依次鱼贯而下,开始向东京狂泻2000多吨的燃烧弹。期间,还有数十架经过改装的“快刀”轰炸机直接撒下了数十吨汽油,原本零散的火焰迅速聚集成一股烈焰风暴。
一时间,风借火势,火助风势,烈火席卷了整个东京,一切全都被点燃了。地面温度几乎在瞬间接近1000摄氏度,树木、房屋以及人体全都燃烧了起来,连金属都被熔化了。地面上,大火象洪水般蔓延开来,四处逃窜的人群来回狂奔。但火焰很快就将他们包围,并迅速把他们化为燃烧的焦炭。一些为了求生的人跳进池塘和河流中,但池水和河水在高温下也已沸腾,将他们活活的烫死在了水中。剧烈燃烧产生的热浪甚至使天空中的“鸿雁”轰炸机上下颠簸起来,原本银色的机腹都被熏成了黑色。
平日里对“鸿雁”机群不利的天气这回也帮了大忙。就在炸弹爆炸的瞬间,一阵大风突然刮了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在各处也燃起了熊熊火势。大风将燃烧的碎片吹过防火线和沟渠。零散的火焰迅速汇聚成一片汹涌的火海,后飞向目标的轰炸机在四十公里外就能看见火光。这些后到的轰炸机穿过滚滚浓烟,机身和玻璃窗都被燻黑了。炸弹舱门打开
建筑物燃烧的的味道侵入机舱。肆虐的大火还冲起数股强大的气流,将几架“鸿雁”转眼冲高了几千尺。机组人员从座椅上弹了起来,有些人还重重地摔下座椅,要不是飞行员有保护头盔的话,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叶楚将军在投完弹以后,爬升到正在发动攻击的“鸿雁”机群的正上方,驾驶飞机在东京上空盘旋,与机组人员一道仔细观察,收集供日后分析评估的数据资料。叶楚通过无线电密码将大火焚烧的状况报告给了罗亚森将军。
(五百一十八)德国和日本的共同难题
(五百一十八)德国和日本的共同难题
待到天亮后,地面上的幸存者们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大部分建筑物荡然无存,街道已无法辨识,只剩下东倒西歪的水泥柱和钢筋混凝土的残垣断壁。附近所有的房屋都变得像融化的糖块一样。河水几乎都蒸发掉了,无数烧焦的尸体遍布干涸的河床。尸体呈各种姿势蜷缩着。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臭味。整个东京成了人间地狱。
就在那一刻,很多日本人开始对战争的前景感到了怀疑。
仅仅是这一次燃烧弹轰炸,就摧毁了东京63%的商业区和20%的工业区,战果远远超过了之前历次所有轰炸的总和。中**队一直想要捣毁的22个东京兵工厂被彻底焚毁。据当时日本政府统计,在当晚的轰炸中有约10万日本军民被烧死,另有14万人被不同程度烧伤,约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而差不多与此同时,在欧洲战场,轰炸的规模也在进一步升级。
法国,巴黎。
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再次响了起来。
正在巴黎休假的德国空军第7昼间战斗机联队联队长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走到旅馆的阳台前,抬头向天空中望去,蓝天白云之间,隐约可见排着整齐队型向前飞去的大队飞机。
施坦因霍夫知道,那是从英国起飞前往轰炸德国的美国重型轰炸机群。
听到了防空警报声,街上的行人们并没有感到惊慌,很多人停下了脚步抬头观看着天上的轰炸机群,在施坦因霍夫旁边的房间阳台上,一位妙龄法国女郎出现在了那里,好奇地看着飞过头顶的天空的美国轰炸机,没有丝毫的畏惧之意,象是知道它们不会向巴黎投下那致人死命的炸弹。
女郎注意到了神情专注的施坦因霍夫,转过头来向他嫣然一笑,施坦因霍夫友好地朝她微笑着点了点头,回到了房间里。
施坦因霍夫来到桌前,打开了一个装帧精美的笔记本,取过一支金笔,开始继自己的战争记录。
“……我希望通过我的描述,可以反映出这场世界大战中极为重要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斗争中的一些方面。我选择‘德国战斗机部队与美国轰炸机群的战斗’作为这篇叙述的题目,主要是因为这些轰炸机的出现是世界空战史的转折点。我的好朋友,战斗机中队指挥官阿道夫?加兰德向手下飞行员训话时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告诉他们空中的骑士决斗已经过去了。”
“当时他这是这么说的:‘杂技般的独立战斗已经结束了。天空中不再有搜索与躲藏,互相的追逐,抓住对方的尾部进入,选择最恰当的时间射击你选定的目标,等等。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们面对的不再是对方的飞行员,而是庞大的空中舰队,是一大堆用皮带把自己捆在炮塔里的机枪手,是天空中的步兵。我们只能也采用大编队作战。’”
“他所描写的完全是事实。我们结束了空中运动员的时代,骑士般的斗争不再存在。欧洲的天空变成了遍布要塞和堑壕的战场——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去攻打和突破这些防御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