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5章
没有了对生的眷恋。没有了对死的恐惧、惊慌和痛苦。没有了对往事的回忆。没有了思维。然而生命中仍保持着一种激情。有一个成语是怎么说的?把死亡看得如同回家一般。视死如归。你在回家的路上自然是平静的。
正是这样……月光还没有溶进夜色。远处起伏不定的山脊线上方。一汪广阔无垠的、纯净而深沉的墨蓝刚刚代替了原先混沌一团的昏暗。
裂沟上下仍是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他们跌跌晃晃地走,脸和脖颈不时撞到沟崖上粗硬带刺的灌木枝条,这儿那儿立即火辣辣地痛起来。不过对疼痛的感觉也迟钝了。生命尚不足惜,让灌木枝条或是齿状边缘的茅草叶一次次拉破皮肤更不算什么了。
有风。风不大,从西南方刮来。一旦翻过高地西北侧山棱线,进入裂沟,就听到了草木哦嗦声。往高处走几步,你还会迎面沐浴到夜风的水一样的清凉。风扫荡着战场上的硝烟和血腥,带来新鲜纯洁的空气,也将人意识中的混沌一缕一缕吹开……
“我们正往哪里走?我们去攻击634高地主峰上的苏军吗?我们为什么要去攻击他们?因为他们走到哪里,就把饥饿、恐怖和死亡带到哪里?”
一根不知名的灌木的长长的带硬刺的枝条猛然鞭子一样抽到眼睛上,引起的不是剧痛而是刺鼻的酸楚和滚滚的眼泪。商玉均没有想过要停住脚步却停下了脚步。接着,还是那同一种渗透了全身每一个细胞的倦意,使他对攻击行动生出了这些新的想法……
s:时间太快,天灾人祸太多,逝去的面孔模糊得如此之快。雅安地震突发,伤亡过百,我突然发现:我们已经记不清被h7n9禽流感夺去生命的人,波士顿爆炸的中国女孩也会被忘记,黄洋的离世加速淡出媒体和公众视野。请为逝者哀悼,为生者祈祷。
求月票!
(七百一十三)血色晨曦
裂沟里太黑,看不清前面的路。既是最后一次攻击为什么不可以从容一些?比方说让大家先休息一会儿?训导官让我们进攻,并没说不准我们睡一会儿……渴睡。应当让大家吃点什么。早上司务长在山涧没让全连吃饭……或许谁的挎包里还有干粮,水壶里还有水不?他惟一的渴望就是睡。
“弟兄们,咱们睡一会儿。”他转过身,对随他停下的战士们说。他听到自己的声音是平静的。
没有人对他的话做出反应,却相继坐下去。商玉均先在身旁摸索到了沟崖,然后半坐半靠地躺下,后脑勺枕在一截裸露的、拇指粗细的、硬硬的树根上。他觉得不舒服,却也不想再移开。
他闭上了眼睛……
他竟然睡着了,如同在回归故土的旅途中一样坦然地睡着了,并没有费去很多时间。后脑勺那儿一直有什么东西妨碍他进入梦乡,可他执意要睡过去,沉沉地睡过去,这种让他兴奋的刺激反而帮助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睡过去了,一部分脑细胞仍是清醒的,它们在保卫他的睡眠,抵御脑后那个讨厌的兴奋源对于沉沉入睡的他的灵魂与躯体的干扰。
躺下之后,他仍能看到远方山脊线上那一汪纯净的墨蓝的夜空山风还在吹拂。清凉的山风躺下了马上能听到夜暗中大地的沉重呼吸、风中草木的绵绵絮语、地虫子远远近近的嘶鸣。潮汐一样起落的林涛声也从峡谷间传来,悄然人梦。然后他听到了山泉的滴漏。叮叮咚咚。它们使人想起黄河、长江和大海城市。
故乡。母亲。
只是没有星星。
没有星星的夜空是不完美的夜空。没有灿烂的星光的夜晚是令人遗憾的夜晚。
他明白身下这条裂沟是怎么回事了。它们向上经第二、第三道堑壕一直通向高地主峰,向下经高地西北侧山脚下的冲沟通大鼻子峰大山腿。它是634高地之苏军与希连山之苏军保持联系的惟一通道。苏军的指挥官事情办得够绝的。他把634高地变成了自己士兵的墓地,只留下一条很容易为攻击者控制的通路。山头上的苏军只有死守到底。
早上在山涧见到的那个小俘虏是怎么回事呢?他不愿当兵却当了兵又做了俘虏。怎么不见连长上山来命令我们继进攻?牺牲的是训导官,连长恐怕也牺牲了。吕立伟牺牲了,龚文选,黎岳也牺牲了。曲宝祥也牺牲了。还有许多人牺牲了1排长2排长副连长炊事班长还有3排长……
商玉均、张忠明、张忠亮、乌兰特、张伟还有炊事兵于长贵……不,我们还没有牺牲,很快就要牺牲了。
整整一个连队。
苏军也是一个连队,或者说两个连队为了一座我方地图编号为634的高地,苏军投入的兵力还要多。他们还从希连山派来了援兵。后脑勺那儿有什么东西老在硌疼他。想弄醒他,他要换一个姿势……
山风。
清凉的山风还在吹拂,将昏暗混沌的夜气吹去。他看不到远方的一道山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