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节
昌乐元年,新天子即位,姜彻携自己的皇后、嫔妃搬至宗宫,因姜彻还在,这年普天同庆,并无大丧。
金銮殿上。
身穿龙袍的姜庆望着满朝文武,喜悦根本掩藏不住,他双手摸着龙椅的扶手,只觉得那么的舒坦。
满朝文武都笑看着他,大多都是看着他长大,所以很欣慰他的今日。
不得不说,太和天子虽晚年昏庸,但却也逼出了一位明君来,这也算是一桩好事。
陈礼笑呵呵道:“陛下,您初登天子之位,可有什么想法告诉我等?至少也为我等引领方向。”
群臣点头,纷纷出言,大殿的气氛愉快,只因姜庆登基之前跟他们都是好友的关系。
姜庆深吸一口气,露出笑容,道:“朕早就有想法,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大景目前最缺什么?”
此言一出,群臣面面相觑。
缺什么?
他们还真说不出口,因为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大景前所未有的强盛,文武、经济皆不差。
陈礼似乎想到什么,脸色微变。
“大景不缺武,武道鼎盛,大景不缺文,文道璀璨,商会如林,更是让百姓不愁吃穿,但大景缺一点,很重要的一点。”
姜庆扫视群臣,缓缓说道:“那就是乐!在朕看来,乐是不能缺少的,但大景民众除了劳作,便是习武读书,朕要推行乐之道,让大景天下人皆乐,何为乐,自然不是下乘之乐,朕要创造大景前所未有的极乐之朝!”
闻言,群臣色变,不少人暗道糟糕。
姜庆越说越兴奋,首先要做的就是召集天下各地的才子、名妓前来京城,举办一场诗词歌会,庆祝新纪元的到来。
当即就有人反对,但被姜庆压下来。
姜庆可不是孩子,他现在是天子,只要他坚定,谁也阻拦不了。
随后一段时间,天子之言在天下传开,引得非议不断。
有人支持,有人觉得荒谬。
消息传到姜长生耳中,他则摇头失笑,并没有感到意外。
这小子的秉性就是如此。
扶月世家的玉妍轶忍不住问道:“道祖,您不担心他成为昏君吗?”
姜长生道:“只是此事,怎能算得上昏君,他可有不理朝政,可有任人唯亲,可有让小人扰乱朝纲?”
玉妍轶愣住,无法反驳。
白岐笑道:“我倒是觉得挺好啊,至少他有目标,天下人皆乐,这不就是太平盛世?”
姬武君道:“没错,圣朝也有过两段类似的阶段,这样的阶段能增长运朝在人心中的印记与厚重。”
玉妍轶撇嘴道:“既然道祖觉得没问题,那我便拭目以待。”
姜长生正想开口,忽然眼前跳出一行字。
【昌乐元年,被你标记的张英投胎成功,降生于太荒】
怎么又投胎了?
走上四海贤圣之前的命数了?
第266章 极乐之始,来到九幽
看到张英再次投胎,姜长生于心不忍,为他赐福五万香火值,换取今生的好运。
不过这一世的张英并没有出生在大景,而是太荒。
也不知是武者在外冒险生下他,还是在生于太荒宗门内。
每年都有武者势力前往太荒开宗立教,虽离开大景,但仍隶属大景,因为光靠他们自己,很难生存,必须进行资源交换。
姜长生没有去看,像张英这样的好友,他有不少,总不能人人皆关注,赐福已经够有情分。
日子继续流逝。
关于天子要举办京城盛会的消息传遍天下,他还让白衣卫给大景各地、各诸侯、各大宗门发去请帖,他要将这场盛会开得轰轰烈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往后的数月里,大量车马进进出出,让京城无比热闹。
宗宫内。
姜彻正坐在小亭内,目光盯着不远处正在炼丹的一群道士。
陈礼坐在姜彻面前,说起天子的作为,他不由苦笑,道:“真担心从此大景的风气歪了。”
姜彻平静道:“怕什么,天子可没有臣子活得久,以后再矫正便是。”
要说他心里没有一丝怨意,那是不可能的,正好让满朝文武瞧瞧,离开了他,下一任天子是否真的更加圣明。
当然,他之所以不管,也是基于大景的底蕴,大景不可能乱。
外无强敌,内又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