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高科技军阀> 第63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3章

行刑之前,一名宪兵军官奉命告诉囚犯:他们的伏击是完全失败的,因为那些滑竿上坐的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他们要狙杀的那个人已经提前从另一条路进了山上的庙里,现在已经平安回城了。
听到这个消息,囚犯大叫一声,想要撞石而亡,但却被铁链拖住,最后仍然做了枪下之鬼。
曙色未明,杨朔铭和曦雪便早早的守候在山间的亭阁里等待日出。
这是一个难得心境松弛并且无所作为的早晨,此时大地和山川还在沉睡,杨朔铭的第二位妻子也因为陪杨朔铭脑重加铅过于疲倦而未能起身。但杨朔铭已经踏着湿漉漉的露水登上了山顶。昨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雨,道路有些泥泞,山谷里到处雾岚氲氤流水淙淙,据当地人讲,雨霁之后的清晨有时能看到带有佛光的日出。而杨朔铭近来似乎心绪不佳,有些失眠,他仿佛是一头被蚊虫叮咬的年轻雄狮,没日没夜的巡视打转;彻夜开会,打电话,会客接见,批复文件,找人密谈,检阅和视察,签署各种命令,发出指示和收回指示,等等。曦雪看到他显得有些憔悴瘦削的脸庞和眼圈浮起的黑晕,就决心说服他丢开国家大事,到大自然中寻求片刻的解脱和安宁。
但眼下天地间一片漆黑,群山如黛,他们来得其实早了些。
从山间的巨大豁口望下去,深不测底的悬崖下面雾气蒸腾,天空与大地仿佛两片色调浓淡不匀的巨型板块,一齐倾斜着融入到这片浑沌未开的朦胧曙色之中。
一阵挟带浓重潮气的山风拂来,杨朔铭不由自主的打个寒噤。。.。
(二百六十九)客观比较的结果
(二百六十九)客观比较的结果
“将军,你冷吗?”曦雪看着杨朔铭,有些担心地问道。
杨朔铭摇了摇头。
黑夜容易使人浮想联翩,但此时的杨朔铭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在亭子里来回地踱着步。
东方天际的曙光和朝霞久久没有踪影,浓重的暗夜好象潮水一样无边无际,点点繁星在天幕上眨着眼晴,兀立的陡峭群峰好象巨人一般,对人的精神形成了一种威压感。最近一段时间的睡眠不足使得杨朔铭的心绪有些烦,但他不想回绝曦雪的好意。他深深的吸进了一口湿漉漉的雾岚,努力压抑自己内心的厌烦和气愤,但是等待观赏日出的那点点勉强的兴致还是不可挽回地消失殆尽。
几天前发生的那场刺杀事件,对他的心情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他所碰到的刺杀事件已经很多了,他应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但这一次看起来愚蠢而拙劣的暗杀行动,却使他的心情到现在仍然难以平复。
现在,尽管战争的隆隆炮声仍在继响彻中国北方,南中国的土地上却是一片安谧,中国南方的老百姓尽管对这场战争没有表现得麻木不仁,也出了不少的力,但歌舞升平发展经济的渴望还是分外强烈。因此在长江流域中国经济最为富庶的一带,到处都能看到繁忙的商业竞争和热火朝天的生产活动,城市和乡村都被资本主义的经济浪潮所席卷;城市在急速扩大,传统的土地耕作者大批涌进城市和工厂做工,工人、农民和资本家同心同德地站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旗帜下努力奋斗,这种情形充分显示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经济第一次起飞的良好势头。
但是,这一次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针对自己的暗杀行动,却给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前途投下了一层阴影。
杨朔铭知道,不光是日本人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起来,俄国人也是一样,无论是现在的红俄还是过去的白俄。
对于红俄们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他了解得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深刻。
在“九?二八事件”之后,虽然中国的民众对于苏俄向中国输出的**和妄图在中国制造动乱的阴谋有了认识,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国内苏俄地下势力的打击力度,但这一次的刺杀事件却表明,苏俄伸入中国的魔手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斩断。
而这次的刺杀事件表明,这个时代的中国民众的意识其实并不象杨朔铭以前想象的那样,比“后世人”更为觉醒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容易让苏俄势力生根发牙并滋长蔓延的“土壤”依然存在
现在的杨朔铭,作为北京政府的一个非常任的军事首脑——边防督办,并不是那种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超级**者。现在的他,感到自已好象是一个心力不济的船长,眼睁睁看着中国这条大船开始操纵失灵,然后被身不由己地刮向风暴深处。
现在的中国国内,可以说出现了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东西。
这一次的刺杀事件,虽然并不严重,但对杨朔铭来说,却是一个警告。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爱 书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