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如果任由其蔓延到军队当中,带来的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那两个人临刑时仇恨厌戾的目光,仍然在他心头回萦绕不去。
还有多少中国人,象他们俩一样?
杨朔铭感到后背有些燥热,他解开了衣领的钮扣,走出了亭阁,在一块大石头旁边站定,驻足向远方眺望着。曦雪默不作声的跟了过来,站在了他身边右后方不远处的地方。
他现在已经深深地感觉到,作为一个统治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四万万人口的大国政治家,所要承受的压力。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快八年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冲动热血的年轻人,现在的他,目力虽然不能穿透辽阔悠远的宇宙空间和浓重的黑暗,但是此刻他的思想的利箭却已经飞越江河大地,飞向遥远的北方平原上那片狼烟四起形势险恶的战场。
他与其说站在群山之巅和美女秘书一起休身养性,等待观赏日出,更不如说是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制高点上梳理自己的思绪,耐心地等待捕捉任何一线稍纵即逝的宝贵时机
曦雪看着杨朔铭显得有些孤单的身影,看着他把自己牢牢的钉在脚下这片黑色的土地上,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亮。
此时的杨朔铭,却并没有感觉到身后美女的目光当中的异常,他的思绪,已经飞向了远方。
尽管现在,北方和日本人的战争还没有结束,但“釜山海战”的结果已经表明,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中国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中国的外患将大大的减轻,未来的中国,将赢得最少二十年宝贵的发展时间。
但外患尚未全平,内忧则已悄然而起。
国家想要发展,想要强大,内部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不宁,如何谈得上齐心协力对抗外侮?
日本人虽然对中国一直抱有极大的野心,但杨朔铭坚信,蛇吞不下大象,因此日本人也吞并不了整个中国,更何况,英美诸国决不会容忍日本独霸亚洲。最可怕的心腹大患,其实还是中国人自己
杨朔铭的身子动了动,在曦雪的注视下,他将深邃的目光慢慢的转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那个现在应该比他还年轻的伟人,那个曾经在后世被奉为神明的领袖,那个现在应该是留着一头长发和说一口土里土气的湖南话的神人,他现在在做什么呢?读书?开会?研究时局对策?抑或在策划一个什么阴谋?
冥冥之中,仿佛有种灵感在提醒着自己,那个人此刻决没有睡觉。
他是不是也正好象他一样,站在某座山下,迎着东方即将升起的旭日和朝霞,把探询的目光投向这里,投向站在群山高峰上的自己?
他和自己的思想及目光,是不是注定不能照面?
他和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是不是也会如同积雨云中的阴电和阳电,一经碰撞就要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社会裂变?
这种碰撞,会不会象历史教科书里说的那样,是他所不能抗拒的历史的必然?
等待已久的曙光和亮色终于显现,东方天际渐渐映出一抹鱼吐白,一道淡淡的朝霞响箭一般穿透浑沌的空间,于是淹没于黑暗之中的天地万物开始显露出各自生机勃勃的形态。当第一声嘹亮的鸟鸣从深谷中传来时,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起了震动,把遐想中的杨朔铭带回现实面前。
傅卓瑶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出现在了杨朔铭的身旁,将一件风衣披在了他的身上。
杨朔铭嗅到了第二夫人的熟悉气息,但是他没有动弹,此时他的思想,依然在浑沌初开的天地万物之上翱翔着。
一海之隔的那个岛国,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全民族万众一心凶猛好斗的尚武精神。同虎视眈眈的邻国相比,他现在全力推动前进的国家工业已经不象以前那样的落后,国力也有了长足进步,军阀割据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扼制,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那些居心叵测的捣乱分子,到处无孔不入地扩大势力。如果国家内政不统一的话,民心一旦涣散,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的强大,最需要的,还是时间。